国旗
马来西亚(Malaysia)
国旗又被称为“辉煌条纹”(Jalur
Gemilang)。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主权象征之一。国旗由十四道红白相间的横条所组成,左上角为蓝底加上黄色的新月及十四芒星图案。长宽比例为2:1。
这道旗帜自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时正式开始启用。马来西亚国旗又被称为‘辉煌条纹’(Jalur Gemilang)上由14道红、白横条,原代表全国14个州,自马来西亚在1965年独立后代表全国13个州和政府,14个尖角的星象征全国的团结。2833万(马统计局2010年)。其中马来人67.4%,华人24.6%,印度人7.3%,其他种族0.7%。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其中华人会的语言为数众多,有英语、马来语、华语、粤语、客家话、闽南语(即福建话)、海南语、潮州话等。(前二者为必学语言,大多年轻一代都会些许韩语与日语,其他外语则因人而异)每人至少会三种语言,较多人会四至六种语言。
国歌
Negaraku
Tanah tumpahnya darahku, Rakyat hidup
bersatu dan maju, Rahmat bahagia
Tuhan kurniakan,
Raja kita
selamat bertakhta, Rahmat bahagia
Tuhan kurniakan,
Raja kita selamat bertakhta.
此歌曲的节拍曾经被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马哈迪改编过。新的歌曲于2003年8月31日半夜12时于默迪卡广场作了第一次的演奏。事实上,新的歌曲仍然和旧的歌曲一样,只不过是士兵或铜乐队的步伐的速度会加快而已。正式演奏此曲前,有一阵短鼓声(多数是在独立日/国庆日时),此实为吸引听众注意之举,并预示将会开始一个庄严的步伐及演奏国歌,并暗示已开始唱起了承诺效忠国王和国家的安全的歌
国微
马来西亚国徽图案分别代表国家元首和联邦的l3个州。马来西亚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象征伊斯兰教和君主是至高无上的。顶端的新月与星象征伊斯兰教。星的十四芒象征马来西亚的十三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平等关系。盾牌上的五把马来端到代表前马来属邦,即玻璃市、吉打、吉兰丹、登嘉楼及柔佛红色、白色、黑色与黄色条纹代表前马来联邦,即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及彭亨。其中黑与白是彭亨州旗的颜色;红与黄是雪兰莪洲旗的颜色;白、黄、黑是霹雳州旗的颜色;黄、黑、红是森美兰州旗的颜色。槟威树及槟威大桥(红条纹左方)象征槟城。马六甲树(黄条纹右方)代表马六甲。沙巴州州徽(红条纹下方)代表沙巴而砂拉越州州徽的犀鸟(黄条纹下方)代表沙拉越。大红花(红色朱槿)为马来西亚国花,它也象征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国微两侧的护盾兽——马来虎象征人民的勇敢与坚强。国徽下的彩带的左右分别以罗马子虎和爪夷文写着马来语的国家格言:团结就是力量(Bersekutu Bertambah Mutu)。彩带的黄色为皇室颜色。

国家原则
KEPERCAYAAN KEPADA TUHAN;
KESETIAAN KEPADA RAJA DAN NEGARA;
KELUHURAN PERLEMBAGAAN;
KEDAULATAN UNDANG-UNDANG;
KESOPANAN DAN KESUSILAAN
信奉上苍
宗与君国
维护宪法
遵从法制
培养的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